形式主義根源在于政績觀錯位、責任心缺失,是對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背離。一些地方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實實的落實,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了矛盾和問題,不僅挫傷了實干者的激情,更損害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。其毒之甚,危害深遠。
形式主義之弊非一日之寒,因此整治形式主義之風一直“在線上”。要想讓整治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效果,必須堅持以上率下、標本兼治、強化問責,真正的“刮骨療毒”,理想才能照進現實。
以上率下治其源。“風成于上,俗形于下,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?!毙问街髁x是官僚主義的變種,要想杜絕形式主義的滋生蔓延,各級領導必須站穩人民立場,一切以實際出發,清醒認識到形式主義的危害性。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,切實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,做到坐在上面要求人、站在后面推動人、沖在前面帶動人,根治形式主義才能產生強烈的感召力、凝聚力、影響力和說服力。
標本兼治除其根。“善治病者,必醫其受病之處。”盡管中央及各地紛紛亮出了改進作風狠抓落實的各種舉措,然一些地方在落實層面出現了偏差,治了標,忽視了本,致使形式主義“改頭換面”卻未有效根除。紅頭文件變身為“白頭”文件、便箋,視頻會議一股腦出現、臺賬消失但清單頻出等情況并非偶然。各級各部門必須深挖形式主義的根源,持之以恒對形式主義開刀,才能做到在整治上既“揚湯止沸”,又“釜底抽薪”。
強化問責祛其害。“教育千遍,不如問責一次?!毙问街髁x是我們黨的大敵、人民的大敵,它在一些地方“大行其道”,既有治標不治本的原因,更有問責機制功能發揮弱化的緣故。要強化問責機制的運用,讓那些“好大喜功、貪大求洋、急功近利”者受到黨紀政紀的處罰,真正地“刀刃向內,剜肉去癰 ”,基層干部才能從材料表格中抬起頭,才能從無效的內卷中抽出身,才能心無旁騖走進一線、走進基層、走到群眾心里。(駐縣委辦紀檢監察組 周小麗)